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调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的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5:32:26   浏览:800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调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的函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调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的函

国办函〔2012〕17号


人口计生委:
  你委《关于调整国家人口计生委兼职委员的请示》(人口厅〔2011〕100号)收悉。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函复如下:
  一、国务院同意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兼职委员为:外交部吴海龙、发展改革委朱之鑫、教育部郝平、科技部王伟中、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公安部黄明、民政部窦玉沛、财政部张少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国土资源部王世元、环境保护部周建、住房城乡建设部唐凯、农业部陈晓华、商务部俞建华、卫生部刘谦、工商总局钟攸平、广电总局王莉莉、统计局张为民、食品药品监管局边振甲、扶贫办王国良、全国妇联范继英。
  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会议在国务院领导下,负责研究提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为国务院决策提供意见建议;督促检查相关人口计生政策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难点问题。兼职委员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由国务院分管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同志召集,也可委托人口计生委主要负责人或联系人口计生工作的国务院副秘书长召集。会议议题由人口计生委提出,报召集人确定。会议议定事项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由召集人签发。
  三、人口计生委办公厅承担联系兼职委员单位的具体工作,各兼职委员单位指定一名司局级干部担任联络员。
  四、各兼职委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兼职委员职责,按照分工密切配合人口计生委共同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食药监办[2010]4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10〕67号)精神,严格按照《关于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电子监管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10〕194号)要求,做好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实施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现予印发。请督促辖区内的药品生产、经营批发企业结合实际,完成药品电子监管的各项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文件链接: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
http://www.gov.cn/gzdt/att/att/site1/20101231/00123f37b49e0e876e2c01.rar

青岛市外地务工团体暂住人口管理办法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外地务工团体暂住人口管理办法
市政府批准 市公安局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对外地务工团体暂住人口的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暂住人口是指在户籍管辖区(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五区作为一个户籍管辖区;其他各县级市、区分别以市或区作为一个户籍管辖区)内,无常住户口,而暂时居住的务工团体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五区,各县级市、崂山区、黄岛区的城区和建制镇,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四条 青岛市公安局和各市、区公安(分)局是辖区内暂住人口的户籍主管部门。
各公安派出所具体负责本辖区内暂住人口的户籍管理工作。

第五条 暂住人口必须按规定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暂住手续后,方可在本市暂住地居住。

第六条 外地务工团体暂住人口的暂住手续,须按下列规定程序办理:
(一)向暂住地公安派出所交验暂住人口有关证件、证明材料等,申报暂住户口;
(二)暂住地公安派出所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日内进行审查,依法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对批准的,登记暂住户口,发给《暂住人口证》和《暂住户口登记簿》;
(三)外地务工团体与用工单位签订《务工团体治安责任协议书》;
(四)外地务工团体按规定缴纳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费;
(五)其他有关手续。

第七条 暂住人口办理暂住手续,须交验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用工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
(二)暂住人口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
(三)暂住人口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乡镇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材料;
(四)其他有关证件、证明材料。

第八条 暂住人口发生增减的,须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变更、注销登记手续。

第九条 外地务工团体离开暂住地的,须在离开前,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注销暂住人口的暂住户口,缴销《暂住人口证》和《暂住户口登记簿》。

第十条 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暂住人口的暂住、变更、注销登记等手续的,由外地务工团体的户口专管员和用工单位的户籍协管员具体办理。

第十一条 用工单位的户籍协管员由用工单位的保卫、基建部门的干部担任;外地务工团体的户口专管员由外地务工团体的治保组织的成员担任。

第十二条 暂住人口在五十人以上的外地务工团体,须建立治保会;暂住人口在五十人以下的外地务工团体,须建立治保小组。外地务工团体的治保会主任或治保小组组长应由务工团体负责人或骨干担任。

第十三条 外地务工团体和用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配合公安部门作好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暂住人口应自觉接受公安部门的管理。公安部门的公安人员执行公务时,须出示有关证件。

第十五条 凡执行本办法成绩显著的,或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协助公安部门破获重大案件的,由公安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六条 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责任人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办理暂住人口暂住、变更、注销登记手续的;
(二)拒绝公安部门依法管理或查验《暂住人口证》等证件的;
(三)因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
(四)伪造、转让、出借、出卖《暂住人口证》等证件的;
(五)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或对违法犯罪活动知情不报、包庇、窝藏犯罪分子的;
(六)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公安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八条 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费的具体收取标准,由市公安局会同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制定。

第十九条 对本市单位和个体户招雇的暂住人口的户籍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青岛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市以前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1993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