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管理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5 14:30:49   浏览:828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阳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管理暂行规定

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贵阳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日





贵阳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管理暂行规定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机动车清洗场(站、点)的管理,规范机动车清洗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贵阳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贵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规定》、《贵阳市市政设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对本市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金阳新区城市规划区建成区内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的行为监督管理。其它区(市、县)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贵阳市城市管理部门是我市城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的主管部门,负责城市洗车场建设和城市车辆清洗服务的综合协调管理;负责会同规划、环保、工商、国土资源部门拟定行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负责贵阳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的场地设置备案和年度备案评定。

第四条 城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我市城乡规划、专业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发展的需要建设和设置。

第五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的建设,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利于环保。

二、选址和布局

第六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的建设应当符合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有关设置技术规范。

第七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设置位置应交通便利,具备必要的硬件条件和设施。

第八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的设置不得占用公共用地、道路及人行道。

第九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总平面布局应做到布局合理,设计紧凑,分区明确,流程便捷。

三、申办程序

第十条 单位或个人需申请设立城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的,向市城市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合格后,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并发放《贵阳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备案登记证》。

第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办理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备案登记的,应当向市城市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书面申请书;

(二)符合规划使用性质要求的场地产权证明,租赁合同、协议手续;

(三)场地平面示意图;

(四)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五)营业执照复印件;

(六)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二条 实行机动车辆清洗车场(站、点)备案登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发放《贵阳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备案登记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当事人。

第十三条 机动车辆清洗车场(站、点)开业10日前,应当向城市管理部门报告落实环境卫生、场地硬化、排水设施等情况。城市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5日内应当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督促整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发放《贵阳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备案登记证》,不得进行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 因故需变更、扩大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业务的,必须提前20日向市城市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五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经营实行年度备案审查评定制度。经营者在市城市管理部门发放《贵阳市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备案登记证》一周年期限内(提前30日)提出申请,逾期未进行年度备案审查的,视为自动放弃,作注销处理。备案审查不符合条件的,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合格的准许继续经营,整改后仍然不符合条件的作注销处理。

四、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的进出口及作业场地应实施硬化处理,严禁使用土面、煤渣、公分石等。

第十七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必须安装、使用节约用水设施、设备。鼓励和提倡循环用水及微水洗车。

第十八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采用水冲、高压、微水洗车的,应设置沉沙井对污水进行沉淀过滤后,方可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确保排水通畅。

第十九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使用循环用水设备的,经循环回用装置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杂用水水质标准》规定。

第二十条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应按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环卫容器,并设有污泥和废油处置场地和设施,严禁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第二十一条 车辆清洗作业不得污染或损坏市政设施,影响市容市貌。

五、罚 则

第二十二条 设置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不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要求拒不改正的,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可以依据《贵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视情责令限期改正、强制拆除、暂扣作业工具或者予以取缔,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机动车辆清洗场(站、点),未安装使用节约用水设施的,市城市管理部门可以依据《贵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视情节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城市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贵阳市城市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镇企业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镇企业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提出的《云南省乡镇企业考核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 1998年11月16日)


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级人民政府(行署)及有关部门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推进全省乡镇企业的更快发展,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特制定本考核奖励办法。
一、奖励对象
地、州、市和有特殊贡献的企业。
二、考核内容
1.地、州、市考核指标。
(1)营业收入(不含税)
(2)工业总产值
(3)实交国家税金
(4)从业人员
(5)安全环保指标
(6)固定资产投入
(7)重点工程
(8)科技进步
2.企业考核指标。
(1)营业收入(不含税)
(2)实交国家税金
(3)出口交货值
(4)创名牌产品(省级及以上)
(5)引进外资(指外省、港澳台、外国)
三、奖励办法
1.地、州、市奖励办法。
地、州、市按考核内容采用计分法以总分多少进行奖励。全面完成各项计划指标得基本分100分。其中,营业收入30分,工业总产值20分,实交国家税金20分,从业人员5分,安全环保10分,固定资产投入5分,重点工程5分,科技进步5分。各项指标超额完成计划或未完
成计划的相应进行加分或减分,计分标准为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每增(减)2个百分点,相应增(减)1分;实交税金每增(减)2个百分点,相应增(减)1分;从业人员每增(减)0.2个百分点,相应增(减)1分(指占农村劳动力比重);固定资产投入以上年度实际完成数为基
数,每增加(或减少)1000万元投入,相应增(减)2分;重点工程(指亿元乡、村、企业和企业集团)以上年年末数为基数,每增加一个亿元乡(镇)、村、企业或企业集团各加2分;获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星火奖,每获奖一项加2分。按照上列指标和计分办法,由省乡镇企业
管理局根据各地、州、市乡镇企业工作实绩,每年末进行综合考评,评出一、二、三等奖,报省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2.企业奖励办法。
被奖励的企业,一要符合国家产业导向,二要当年没有亏损,并根据考核内容奖励各单位指标名列全省前3名的企业。
四、奖金额度及分配比例
奖金总额每年200万元,纳入下年度省级财政预算。奖金总额的90%用于奖励地、州、市和省乡镇企业管理局,10%用于奖励有特殊贡献的企业。
此奖励办法由省乡镇企业管理局负责解释。



1998年11月27日
  近年来,伴随着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及其集约化经营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因通行权的纠纷案件越来越多,直接影响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应当正确理解和处理相邻关系中的通行权问题。
关于相邻关系中通行权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八十七条、第九十二条做出了明确规定,即: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在《物权法》颁布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100条就规定:一方必须在相邻一方使用的土地上通行的,应当予以准许;因此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也就是说,不动产权利人原则上有权禁止他人进入自己的土地,但他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或进入其土地时,不动产权利人应当提供一定的便利,即容忍相邻权利人在某些情形下永久或者临时使用自己的土地予以通行。一般情况下,这些情形通常有三种:第一,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袋地的权利人提供通行便利。当相邻方的土地被他人的土地包围,且在为工业、农业生产或商业利用其土地或为进行建筑或小块土地上的建筑作业而无任何出路或出路不足通至公共道路时,其所有人或使用人有权要求在其邻人土地上取得足够的通道,以保证其土地的完全通达,但应负担与通道所造成的损害相当的赔偿。例如甲、乙为东西邻居,原各自唯一通行的道路分别为向东、向西而行,后因城市公益建设的需要使甲的通行道路被依法征用,此时甲便有权利从乙的土地上通行,但因为占用了乙的土地使用权而应该予以相应的补偿。第二,许可他人依据当地习惯进入其土地刈取杂草、采集枯枝(干)和野生植物或者放牧牲畜等。在我国农村,本人承包的责任田、荒山、河滩等地,一般情况下应允许他人进入刈取杂草、采集野生植物、甚至放牧牲畜。第三,允许他人进入其土地取回他人偶然失落于该土地上的物品或者动物。例如甲、乙居住在同一栋楼房,甲住五层,乙住在一层有一个院落,某天,甲在自己楼层阳台上晾晒的衣服被大风吹掉在乙的院落,则甲有权利到乙的院落将该衣服取回。相应地,乙有义务让甲因此而进入自己的院落。

从相邻关系通行权的概念和含义可以看出,这种通行权实质上是相邻不动产的权利人行使其权利的一种延伸或限制。具有以下特征:相邻通行关系的客体并非不动产本身,而是毗邻各方在行使通行权利时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相邻关系中通行权的主体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邻不动产的权利人,包括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通行权人行使权利以确有必要为前提条件和限度,应当选择给相邻他方造成损失最小的通行路线和方法,不得以此为借口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相邻关系中的通行权与侵权行为中的妨害通行均受《物权法》的调整,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妨害通行是侵害他人既有权益的不法行为,而相邻通行权则是根据法律规定将可能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妨害通行的行为造成了他人正常、合法通行权益受损害的法律后果,是他人不能容忍的,相邻通行权虽然也会使相邻权利人的财产权利受到限制,但这种限制是必要的、合理的,也是相邻权利人应当提供的;妨害通行的行为是侵权人由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主观上的过错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侵权和承担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而相邻通行权人行使权利时主观上并无过错;妨害通行的行为人应承担民事责任,而通行权人仅对造成的实际损害才给予赔偿;妨害通行的行为人不局限于不动产的相邻方,而相邻通行权人必须是一方在相邻他方的土地上通行,受相邻的局限;在民事案由中,妨害通行的为排除妨害纠纷,相邻通行权为相邻通行纠纷。

  从审判实践来看,审理相邻通行纠纷案件时,应坚持以唯一通道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来判断,将当事人生活、生产唯一通道放在首位,只有在相邻方不通过他方不动产就不能通行或者非常不便通行时,相邻方主张的通行权才能得到支持,如果相邻方尚有公共通道或其他通道可以通行,则相邻方关于通行权的诉求应予以驳回 。